近期LED市場回暖,也刺激LED股票板塊走強,主要在于LED照明領域出貨數據的異動,一反行業年底四季度的淡季特征,去年四季度LED照明產品的出貨數據大幅高于業內預期。
LED本輪行情的主邏輯是通用照明驅動。有別于此前背光以及商用照明驅動的行情,通用照明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千億級市場,預計2014年全球民用照明市場的規模將首次突破千億,2015年有望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未來兩年的復核增速在60%左右。LED迎來了最大的爆發點。
照明作為LED最大的藍海,上下游一直在等待合適的爆發契機。由于下游的數據持續向好,業內普遍認為,低價時代來臨,LED照明市場的爆發期已經到來,而渠道的新一輪廝殺或也箭在弦上。
低價時代來臨
出貨逆周期放量,價格與白熾燈越走越近,各大研究機構紛紛對LED照明給出高成長預期,預計中國2014年LED照明產品將同比增長超過80%。
照明作為LED產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塊增量,從2009年起市場一直給予高度關注。但是,其爆發的時間點卻一直無法令人滿意,究其原因,一是海外市場的助推動力不足,二也與其價格不夠親民大有關聯。
當前,北美“禁白”運動啟動,產品價格迅速走低,LED燈下游推廣的壁壘正在消除。LEDinside分析師王飛認為,觀察大陸近期LED燈泡零售價格不難發現,市場銷售的LED球泡燈種類激增,每美元流明數分布趨于收斂,價值中樞下移,LED照明低價時代已經來臨。
2014年LED照明市場最重要的趨勢是,照明產業由品牌規模經濟的競爭,轉向制造的規模經濟加上品牌的規模經濟的競爭,這使得LED照明時代的產業集中度會比傳統照明高。當然,這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一直是渠道為王的LED照明,在2014的廝殺將更加猛烈。
行業模式上,飛利浦、佛山照明等國內外知名的傳統大廠,先發優勢明顯,多選擇在原有的經銷商、賣場等渠道推廣LED產品;雷士、陽光、歐普、三雄等近十年發展起來的本土照明廠商,在與經銷商加強合作的同時,也加大了專賣店的投入力度,以提高渠道覆蓋率和品牌知名度;長方、鴻利等從LED封裝延伸至下游應用的廠商,由于LED應用產品占其收入比重相對較低,同時出于控制費用的考慮,對自有渠道的投入相對保守,多以經銷商模式為主。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興渠道是電商。數據顯示,在天貓平臺,今年“雙十一”期間,歐普照明、奧朵、洲明翰源等照明品牌的產品銷售額均突破千萬大關,其中,歐普照明更以天貓官方旗艦店單店銷量5700萬元傲居榜首,名列建材類目第一名。2013年在淘寶商城新成立的洲明翰源品牌,在“雙十一”開始第一個小時內的產品銷售額即突破300萬元。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LED照明在電商渠道的銷售具有大爆發潛力。2012年,淘寶、京東等平臺上LED照明產品的銷售總額約為30億元,僅占LED照明市場的7%。而預計到2015年這一比例有望達到20%以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2014年農歷春節較早,在節前備貨、海外客戶集中下單等因素疊加作用下,行業將繼續維持產銷兩旺局面。而春節期間消化庫存后,3月又有望迎來新一波備貨行情。
圍繞歐美通用照明市場需求爆棚的主線,投資者可密切關注行業龍頭的成長和彈性。一是關注涉足歐美市場,通過相關標準認證的品牌和代工龍頭企業,如雷士照明、陽光照明;二是關注與下游應用關聯度高,且在產業鏈上處于集中度較高環節的細分龍頭企業,如芯片環節的德豪潤達,驅動電路環節的電容器龍頭法拉電子;三是關注電子企業向消費類企業轉型,尋找LED領域的小米,如長方照明。
陽光照明:生產銷售并舉,推升LED照明增長
增資金寨工廠,加大LED照明產能
公司計劃對金寨子公司增資4500萬元,增資完成后該公司注冊資本將達到5000萬元。我們預計金寨公司將新增每月200萬只LED光源和30萬只LED燈具產能,和上虞工廠較為接近,約相當于現有LED照明產能的30%。金寨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現已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增資完成后將購買土地和建設廠房,我們預計2015年可望投產,應對行業快速增長的需求。
在澳大利亞設立銷售公司,開拓當地市場
同時公司計劃投資1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540萬元),在澳大利亞設立澳洲艾耐特照明公司,從事照明產品尤其是LED照明產品的銷售。這和去年注銷的印度艾耐特照明不同,印度公司是合資公司,且有獨立的工廠;澳洲公司是獨資公司,專注節能照明銷售。由于澳大利亞早在2009年即禁止白熾燈,近年來節能照明產品增長較快。2012年照明市場容量16.4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約5.1億美元。我們認為該公司的設立有助陽光對澳洲市場的開拓。未來兩年公司LED照明收入增速,我們預計澳洲公司將貢獻2014年銷售,金寨工廠在2015年逐步投產,故上調公司LED照明2014年和2015年的收入增速至110%和60%。
德豪潤達:深耕微笑曲線兩端,立足自有品牌建設
關注1:公司致力于倒裝芯片研發,光效和生產成本均有所改善
由于公司LED業務相較于其他對手起步較晚,因此公司希望通過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以縮短與對手間的差距。首先公司采購的外延片生產設備全部為4寸MOCVD,是目前世界上少數量產4寸外延片的企業。與當前流行的2寸外延片相比,4寸外延片在切割芯片過程中可以提高有效切割面積,從而降低單顆芯片的生產成本。其次,公司致力于國際先進的倒裝芯片技術的研發并已進行量產。與傳統正裝芯片相比,倒裝芯片發光效率更高,多用于路燈等大功率照明設備。并且單顆芯片光效的提升減少了芯片在光源中的使用數量,提高了LED光源的穩定性。同時倒裝芯片生產成本相較于正裝芯片可降低20%左右。
關注2:公司與雷士照明合作積極開拓下游應用市場
自2012年底成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以來,公司LED照明產品銷售渠道得到顯著提升。鑒于雷士照明在工程承接商中的良好信譽,使得公司產品通過雷士的渠道大量銷往工程和商業照明市場的同時,可以享受較高的毛利水平。并且雷士在全國鋪設有3000多家專賣店,為公司LED燈具在零售端的銷售提供強大支持。
關注3:公司完成產業鏈一體化整合,以品牌建設為核心目標
公司在LED領域已經完成上游芯片、中游封裝和下游照明應用的全產業鏈整合。從格局來看,公司在上游芯片和下游渠道方面投入力度最大,中游方面目前只建有一個中型封裝廠。這種啞鈴型產業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芯片和渠道是LED行業的技術核心和營銷核心,同時掌握兩者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占有主動權,這與目前國際LED大廠的發展思路相似。而中游封裝方面由于技術變革的不確定性和國內充足的產能建設,降低了公司在該領域的投資意愿,因而投入相對較少。公司完成產業鏈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自身的技術和渠道優勢推廣自有產品品牌,以謀求更高的產品利潤和長久穩定的發展模式。
結論:
公司芯片產能在國內位列前三,且掌握核心生產技術,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可以擺脫公司自有應用產品對上游其他芯片廠商的依賴,在內銷和外售方面實現雙重獲益。同時雷士照明作為公司主要渠道商在工程端和零售端均享有較高聲譽,為公司自主品牌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法拉電子:薄膜電容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成長帶動公司業績和估值雙提升
之前公司從事傳統電容器行業、在資本市場是低估值藍籌形象,但是隨著公司將戰略重點聚焦在新能源薄膜電容器(光伏等)、尤其是14年中期公司新能源擴建項目正式投產,未來的成長空間被打開,這將有效提升其業績和長期估值水平。伴隨公司從低估值藍籌向成長股轉變,我們認為將出現一波較大的投資機會。
投資要點:
公司是具備國際級競爭力的薄膜電容器(含電容器用金屬化膜)制造商,未3年來新能源電容器的占比將提升1倍。目前公司薄膜電容器營收規模在10億元左右,下游市場按行業細分:照明50%、家電25%、通信5%、電源10%,新能源10%左右;我們預估未來幾年新能源電容器占比將從目前的10%將提升到25%以上。
目前我國新能源領域光伏逆變器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國內逆變器市場中,陽光電源等國產品牌占主導地位(陽光電源為國內最大逆變器生產商,市場份額30%左右),除IGBT從國外進口外,其他電容等電子元器件主要采用國產。因此我們預計光伏逆變器用電容的需求未來三年將隨國內光伏市場的爆發而獲得大幅增長。
公司戰略重點:新能源薄膜電容器、近3年新能源業務收入有望實現翻倍增長。未來公司將堅持新能源戰略、并在2012年8月啟動了“新能源用薄膜電容器擴產項目”,投資1.12億元、新增新能源用薄膜電容器3億uF/年的生產能力。目前,公司新能源業務收入12年約4000萬元、13年估計8000萬元,14-15年仍有望實現連續翻倍、達到3億元以上規模。
后續產能不是問題,公司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隨時滿足市場需求。公司資本結構非常健康,截至2013年Q3,公司僅有800萬的短期負債,賬上資金高達6.3億元,我們評估下游需求如高速成長,公司有能力滿足需求。
長方照明:照明封裝龍頭確認,強者恒強加速受益
2季度業績略低于預期,主因為擴產與布局中盈利能力略低于預期。2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27億元,環比、同比分別增長67%、68%;實現凈利潤2174萬元,環比、同比分別增長111%、29%,略低于預期10%。雖然隨行業景氣爆發同步形成了業績拐點,但拐點首季度業績略低于預期,擴產與照明應用布局是影響盈利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
盈利能力將隨馬太效應與旺季需求影響,后續有望顯著優化。2季度凈利率9.56%,不及行業平均(約10%),考慮到公司關鍵元器件自給享受3-5個點的盈利提升,后續提升空間較大。1)毛利率方面,折舊及費用攤銷在放量初期占比較大,Q2為24%,較12Q4元器件自給后31%毛利率低7個百分點;我們預計下半年毛利率望升至26%以上。2)費用方面,管理費用率下降略超預期;但積極拓展應用領域(包括廣告費與渠道建設)使得銷售費用率上升超預期約3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隨著規模效應擴大、應用端布局核心季度的度過,公司費用率有望顯著優化,預計全年費用率有望控制在12%以內。
LED照明封裝龍頭確認,未來將受益行業集中度提升。我們預計,公司7月份LED白光照明封裝產能已擴充至約2000KK/月(預計年底擴充至近3000KK/月),成為大陸照明封裝龍頭。LED照明行業自13Q2進入長景氣周期,我們判斷行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將伴隨集中度快速提升過程。公司憑借高性價比、先發規模效應、產品技術與認證門檻等優勢望成為LED照明封裝領域強者恒強最佳標的。
士蘭微:逐步走出業績低谷
士蘭微堅持IDM模式,擁有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制造能力。電源類芯片為公司未來發展重點,公司集成電路業務將穩步發展。公司LED業務隨著市場的景氣回升,盈利情況得到改善,隨著白熾燈的替代進程,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研報預計公司2013-2014年凈利潤為1.12億、1.58億,EPS為0.12元、0.16元,目前股價對應PE為49.97倍、35.54倍。
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制造能力:公司目前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與制造一體的企業之一,以芯片設計、制造、封裝與測試高度整合的IDM模式為基礎,不斷進行產能擴張和產品線延伸發展。智能終端與LED照明是公司業務發展當前最主要的驅動力,未來應用于變頻電機的功率模塊業務具備巨大成長潛力。
IC業務穩健增長:集成電路產業景氣持續,公司業務穩步發展。集成電路是公司傳統主導業務,2010年后公司轉型為包括電源管理與功率驅動、射頻混合信號、MCU和數字音視頻芯片等高端應用領域,其中電源類芯片是近年來發展重點。2009年-2012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年均增速13%,隨著LED照明、智能終端等下游細分市場的增長以及歐美的經濟復蘇,公司集成電路業務將繼續穩步增長。
LED行業空間廣闊:隨著LED芯片市場的景氣上升,公司盈利情況將得到改善。隨著下游照明需求的不斷提升,上游外延芯片及中游封裝企業從前兩年低迷的市場泥潭中慢慢走了出來,MOCVD產能利用率也在不斷上升。行業兩極分化將會越來越明顯,公司有望拓展市場份額。
掌握MEMS核心技術:公司在三年多前開始進行MEMS傳感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目前掌握了MEMS的核心技術和工藝環節。公司的MEMS傳感器研發得到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個人消費電子類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大陸移動終端制造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MEMS在中國市場的需求成長迅猛,未來有廣闊的進口替代空間。公司產品有望獲得爆發式增長。
洲明科技:看好電商渠道和高端顯示
用電商渠道推動LED照明產品銷售
對于現階段LED企業來說,讓LED燈具快速進入傳統照明燈具的經銷渠道非常困難,前期資金投入巨大。線下、線上互動的O2O商業模式為LED企業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
公司走在LED電商渠道布局走在競爭對手前面
公司以自有現金484萬入股翰源,獲得翰源20.5%的股權,并且雙方注冊建立“洲明翰源”家居照明品牌。翰源是國內LED照明電商領域中的佼佼者,于2009年正式入駐Tmall平臺,專注從事LED照明產品的電子商務,自2019-2012年連續三年獲得Tmall平臺LED燈飾銷量冠軍,2012年獲得京東商城LED燈飾銷量冠軍。公司與南方電網合作,不僅為南度度節能服務網平臺提供優質可靠的產品和方案,而且還能在南度度電商平臺建設、數據分析、銷售設計、品牌推廣以及LED光通信商業化應用探索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高密度LED超級電視助顯示屏業務高端化發展
公司的裸眼立體LED超級電視正式進入量產階段,不需要觀看者佩戴任何輔助工具就能看到非常清晰且細膩的立體圖像,為公司拓展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領域,是公司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
聚飛光電LED照明業務解讀:耕耘高端市場,堅定看好公司照明業務長期回報
公司始終選擇穩健經營,保持彈性
聚飛光電理解穩健與躁進之間的差異,面對新產業的發展與投資,公司基于對自身的評估,始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一步步的滲透(如大尺寸背光),或是采順藤摸瓜的形式,逐步將客戶的不同產品納入自家的供應鏈中(例如增光膜)。研報認為,聚飛光電穩健的開拓不同新產業,從小尺寸背光到中尺寸、大尺寸背光、照明、增光膜、閃光燈等,從持續成長的角度,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小規模、循序漸進的作為,才能保持彈性,隨時依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高端照明市場建立知名度是當前主要策略
隨著LED照明的崛起,相關企業積極推進的同時,公司依然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專注于品質加優質客戶的策略,短期內似乎難以見到瞬間爆發放量的跡象,但是,研報認為,公司以LED照明的高端市場為起點,將逐步建立起在LED照明產業中的知名度,之后更藉此成為品牌LED照明終端企業供應商。而且,研報跟蹤的情況顯示,國內LED照明出貨量高成長更多的在中低端市場,大多數公司將仍然無法擺脫增收不增利的格局,因此,公司當前在中低端市場簡單的放量出貨意義不大,高端市場以及盈利能力是公司主要的考量標準。
公司LED照明長期成長動力以及盈利能力將超市場預期
在可盈利的高端照明市場,大陸部分企業由于封裝晶粒技術不過關,大量的優質終端客戶訂單轉移到臺灣企業,研報認為,聚飛光電專注于高端市場,目前臺灣競爭對手的高端客戶訂單,將不斷的被公司蠶食,逐步轉移到公司手中。研報認為,聚飛光電照明業務盡管短期內難以見到瞬間放量充營收的跡象,但是,在公司品質加優質客戶策略中,公司將會循序漸進的把照明目標客戶一個一個納入客戶名單中,達到長期成長并且盈利的目標。從研報基于對臺灣同類企業照明業務成長動能分析,研報認可公司這一策略,并且相信2014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照明業務將逐步帶來更大的驚喜。
鴻利光電:照明需求升溫
1、增速回升趨勢
公司業績增速2012四季度見底,今年一、二季持續回升。
由于產品價格的下降市場需求釋放,收入增速在20%以上,但也因為價格的下降,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產品價格的下降是照明需求啟動的必要條件,未來公司業績的增長主要通過以價換量,實現收入及利潤規模的增長。而未來產能的擴大將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2、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由于產品價格下降,公司產品毛利率水平下降明顯。這是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從單季度看毛利率水平有所企穩,而去年由于公司搬遷以及新工業園運營,費用增加較大,這些影響在今年漸漸減少,公司費用率開始下降,這將是未來盈利能力改善的有利因素。整體上看未來盈利能力應基本保持穩定。
3、家用照明升溫
LEDinside最新市場報告指出,2012-2014年,隨著各地區白熾燈禁用效益逐步發酵,LED燈具開始進入居家照明市場。因為發光效率提升和LED燈具價格下跌,消費者接受程度逐漸提升,LED照明滲透率也隨之提高。2013年,中國地區居家照明市場規模將達到5,941百萬美元,成長達36%,其中LED居家照明市場規模將達到814百萬美元,增長96%,預計占全球24%。
4、未來產能增加
隨著需求的回暖,公司產能有擴張需求預計年底封裝產能將達到1200KK/月,而12年的產能為500KK/月。LED行業未來延續整合趨勢,一些規模小技術落后的企業將被淘汰。這將有利于具有競爭優勢企業發展。在目前行業需求上升的情況,公司未來產能的釋放情況較為樂觀,這也是公司未來成長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