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鴻,男,博士,副教授,承擔新生研討課《航空電機的應用及發展前景》、新生導論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導論》、專業基礎課《電子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電機學》、中廣核校企聯合培養課程《核電廠電氣原理與設備》、專業外語課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外語》、研究生課程《現代交流調速技術》及研究生雙語教學課程《Morden AC Drive Technology》。研究方向:新能源電力電子變換技術、電動飛機先進驅動技術、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應用技術。參與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863項目、973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上海市教委基金及企業合作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任務。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多電飛機的電氣系統》(“十二五”工信部規劃專著)、《混合勵磁電機的結構與原理》及研究生精品教材《現代交流調速技術》。在職學習及工作經歷包括:2009-2010,美國馬里蘭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0-2013,南自通華電器集團企業博士后;2014年,成飛工程實踐暑期進修;2018年,西飛工程實踐暑期進修。擔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能源發電大學生主題創新區”負責人,獲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次、校級教學優秀二等獎2次、校級微課建設團隊比賽一等獎1次、江蘇省微課競賽二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十二五本科教學建設先鋒”榮譽稱號、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次;擔任江蘇省電子學會電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源學會高級會員、上海航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中國電機工程學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電源學報》等期刊的審稿專家。 |
學術成果 |
一、獲獎 1.“無刷直流電動機子系統”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次;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級教學優秀二等獎2次;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十二五本科教學建設先鋒”榮譽稱號; 5. 校級微課建設團隊比賽一等獎1次; 6. 《現代交流調速技術》獲2016年“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榮譽稱號。 7. “空間旋轉磁勢的形成”獲2017年江蘇省微課競賽二等獎。 二、出版專著及教材 [1] 趙朝會、張卓然、秦海鴻. 混合勵磁電機的結構與原理. 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 (專著) [2] 秦海鴻、嚴仰光. 多電飛機的電氣系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專著) [3] 秦海鴻、聶新. 現代交流調速技術,2016年1月. (研究生教材) 三、發表論文及專利 在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6項。 |
承擔項目 |
一、基金項目 校青年基金“松耦合感應電能傳輸技術在電動汽車充電器中的應用研究”,主持 南航科研基地創新創優基金“應用于航空直流電源系統的多脈沖自耦式變壓整流器的研究”,主持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科研開放課題“基于DSP的全數字交流永磁伺服系統的研究”,主持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基于碳化硅器件的適合高溫環境的高效率功率變換器”(20123218120017),主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科技創新基金“考慮寄生參數和發熱損耗的SiC橋臂電路高速開關行為及其設計”,主持 江蘇省新能源發電與電能變換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基于SiC器件的橋臂電路高頻串擾抑制方法研究”,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適用于高速電機驅動的SiC基逆變器高速開關行為評價及其改善方法“(51677089),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新型單級可升壓逆變技術研究”(50977045) ,參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混合磁路發電機及電動機驅動控制技術研究”(50337030) ,參與 國家863某子項目“無刷直流電動機子系統”,參與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大規模非并網風電系統的基礎研究,參與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雙定子繞組異步發電機的變頻交流發電體系關鍵技術研究”,參與 二、企業合作項目 某型無線電指令編碼裝置,主持 冰箱壓縮機變頻驅動控制器研制,主持 洗衣機用變頻電機驅動控制器研制,主持 某型電纜測試儀的研制,主持 SiC MOSFET驅動Demo驗證板研制,主持 SiC 高功率密度變換器開發,主持 升降壓變換器研制,主持 某型自動配電系統的研制,主持 低壓兩相步進電機驅動器的研制,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