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被譽為功率半導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是行業內尖端技術的代表。擁有出色的IGBT技術和產品,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功率半導體產業實力和技術水平的象征,也是左右眾多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開展IGBT技術自主研發,打造中國高端IGBT產品,賽晶并不是一時地心血來潮,而是源于一個埋藏了18年的夢想。
起源
ABB集團,自1988年ABB集團成立之后,IGBT一直是其研究和發展的重點。擁有獨創的SPT+、SPT++芯片技術,以及LoPak、HiPak、StakPak 等多個系列1700V至6500V豐富的模塊產品,是當今世界少數幾家掌握高端IGBT 芯片和模塊技術的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項頡,賽晶集團的創始人,現任董事會主席,1999年至2001年期間,便在瑞士蘭茲伯格的ABB半導體公司工作。期間,項頡不但深入生產第一線熟悉了IGBT的每一個制造環節,還參與了設計研發、項目管理、市場分析等多個崗位的工作,從而對IGBT的技術和產業有了深入的理解。
正是得益于在ABB半導體公司的工作經歷,項頡近距離接觸了世界頂級公司在IGBT領域的核心技術。項頡在被國外技術的先進性所震撼的同時,也深深地認識到了中國在該領域的落后和差距。一顆夢想的種子,悄無聲息的在項頡心中種下 - 一定要想辦法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IGBT技術和產品。
懷揣這樣的心愿,2002年初,項頡回國創立了賽晶集團。然而,技術研發、企業發展僅憑著熱血和情懷是不夠的,IGBT的技術門檻有多高、產業發展有多難,項頡是深有體會的。因此,項頡帶領著賽晶集團為實現IGBT的夢想,開始默默地積蓄力量。從創業之初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年銷售額超12億元,從代理銷售業務起步到今天的國際一流自主研發實力,18年后,那一顆夢想的種子終于到了破土而出的時刻。
誓師
今天的中國,正處于在戰略轉型的關鍵期和決戰期,電動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海洋工程、前沿物理研究等一大批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技術、戰略新興產業的突破和發展,都離不開IGBT - 這項關鍵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支撐和助力。然而至今,中國自主IGBT技術仍然遠落后于國外,亟待取得突破,為國家的發展保駕護航。
時勢造英雄,當仁不讓。
今天的賽晶,已經成為了功率半導體及其配套器件國產化自主研發的先鋒。國內首臺自主技術陽極飽和電抗器、大功率電力電子電容器,國際領先的數字式IGBT驅動、層疊母排、固態交直流斷路器、脈沖電源、阻抗測量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品,是賽晶堅持“研發驅動發展”戰略而收獲的豐碩成果。
今天的賽晶,已擁有國際一流的技術研發實力。賽晶已經建立了國內三大研發中心、海外三大研發團隊的研發體系。其中,海外IGBT研發團隊的成員,均來自歐洲一流企業,不僅掌握國際最先進的技術理念,也擁有國內稀缺的大規模制造工藝和經驗。可以說,IGBT研發,賽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今天,終于到了項頡和賽晶去實現夢想的時刻。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研發出屬于中國自己的高端IGBT技術和產品,讓那一顆夢想的種子,開出最燦爛的花朵,結出最豐碩的果實。